北方的深冬,天色总是亮得很晚。凌晨5点,天空依旧漆黑一片,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却闪烁起了点点灯光。此时此地,鸡犬尚在酣眠,而勤劳的人儿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。
屋外冷风裹着雪花呼啸着,村民马银俊家的粉条制作车间内却是雾气蒸腾,温暖湿润。下粉、洗粉、晾粉,工人们因发力热得通红的脸庞在雾气中若隐若现,刚出锅的粉条在热气的蒸馏下显得更加晶莹剔透。“这会拌着吃,口感最好。”马银俊笑着说。
王河村做马铃薯粉条的历史可追溯到1935年的秋天,当时正值马铃薯收获的季节,红25军进入宁夏西吉,途经王河村,看见当地居民还在用蒸、煮、烤等传统的烹饪方式食用马铃薯,于是便手把手教村民们制作马铃薯粉条。就这样,粉条制作工艺在当地流传开来,而“红军粉”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。
从记事起,马银俊就一直听爷爷讲“红军粉”的故事,他们一家人,也做了几十年的“红军粉”。“以前村里的每一家都做粉条,父传子,子传孙。我从15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制作粉条,如今整整25年了。”马银俊说,在王河村人的心里,“红军粉”不仅是致富的产业,更是精神的传承。
最近几年,为了整合资源,减少浪费与污染,王河村关闭了一些小作坊,留下了12家规模较大的家庭制作车间,马银俊家就是其中之一。“粉条想要筋道,必须得结一次冰。以前受自然条件影响,只能冬天下粉,还全部得手工制作。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,我们有了冷库,一年四季都能生产,而且机器可以代替大部分人工,像我家这种规模,以前少说得二三十个工人,现在8个就能搞定。”
在黑夜中大干三个小时后,天终于蒙蒙亮,一排排悬挂在田地里的粉条轮廓逐渐清晰里起来,白净的颜色和地上的积雪融为一体,煞是好看。工人把新下的粉搭出去以后,吃早饭的时间也到了。在王河村,请人下粉必须得管伙食,还得让工人吃饱吃好。为此,马银俊的爱人每天都要花一个多小时精心准备早饭。今天是大馒头就土豆丝,明天是白米饭下大块牛肉,后天又是油滋滋的干拌面。“只有让师傅们吃好了,才能下出好的粉,不然手腕子上没力气,粉条也软绵绵的。”马银俊说着笑了起来。
在王河村,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,就是上午生产,下午休息。“因为工人都是本村和附近村子的村民,他们除了打工挣钱,还要照顾家庭,所以一般下午的时间我们都留给工人自己,回家做饭、喂牛、侍弄庄稼什么的。”王河村村主任摆月喜告诉记者,他的身后,兴湖三粉产业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搅拌当天的最后一袋马铃薯淀粉。
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,改善群众生活质量,兴隆镇党委集思广益,立足当地“三粉”产业优势,一线谋划发展、一线检视问题、一线推动落实,探索出一条“多村一品”的发展路子。兴湖三粉产业有限公司由此落地王河,吸纳马堡、刘玉、上村等3个村的村集体经济资金各20万元注入车间,吸纳20多名村民就业。
“根据岗位分工不同,技术工人年收入达到6万元,普通工人年收入在3万元-3.5万元,而且我们公司传承‘红军粉’制作工艺,粉条品质好,口感佳,一经出售就供不应求,我们一年加工马铃薯粉条可达500多吨,年营业收入500万元,目前已实现纯收入20万元。”摆月喜介绍。
据了解,村里的“红军粉”家庭作坊,每家年纯收入均可到达20万元以上。“三粉产业”不仅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,还壮大了村集体资金,实现了互利共赢,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