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7日是全区四至六年级小学生开学复课的日子。
早上不到7点,西吉县新营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蔡婷娣,和所有期盼开学的孩子们一样,穿着干净、整洁的校服,戴着鲜艳的红领巾,满心欢喜地来到学校。
在她看来,以往熟悉、亲切的学校突然有点不一样了。
校门口搭建起来的临时留观室、暂留隔离点,和“挡”在校门口的两条长长的体温检测通道都为学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“面纱”,原本亲热、打闹的场景顿时静寂下来。大家都戴着口罩,自觉站在预先划定好的1米间距红线上,排队等候。
明知只是测一下体温,当测温枪触碰额头的一刹那,蔡婷娣还是本能地回头避开了,“就测个温度你怕啥,你当给你打针呢。”执勤老师的一句玩笑话,引得在场同学哈哈大笑,蔡婷娣顿觉脸红,小声辩解说:“笑啥,人家又没见过么。”遂即,高高扬起了额头。“36度7”, 蔡婷娣顺利“过关”。
经过实名登记确认后,蔡婷娣终于站在了久违的校园里,她长长舒了一口气。环顾四周后,飞快地朝教室跑去。
站在班级门口,她又犯了难,“怎么突然多出个五年级(1)班呢?”
幸亏班主任魏建军站在门口,他忙着迎接每一位归校的同学,“呀,蔡婷娣,半年没见,长高了。来,先去前面消毒桶那洗个手,然后过来,我给你再测个体温。”
有了老师的指引,蔡婷娣一下不再慌乱,麻利地洗过手,便跑了回来。
“36度5,正常,欢迎回来。”
“你在A班,桌子上贴着名字,自己进去找座位。”
一组倒数第二桌,蔡婷娣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名字,看着打印出来的、工工整整的“蔡婷娣”三个字,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,落座的瞬间,她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踏实。
因为不准扎堆,她和同学们互相目视打了招呼。
开学第一课,班主任走上讲台,“新学期开始,你觉得应该怎样来对待这一学期的学习?你又有什么好的打算呢?”一向严肃的魏老师,今天上课显得格外温柔,语气和缓。
也许是“沉寂”了太久的原因,同学们抢着举手发言,性格内向的蔡婷娣也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开学打算:“把网课中没有听懂的课补回来,好好复习前面的内容,考个好成绩。”
20分钟后,班主任的主题班会结束,数学老师走了进来。
原来,学校“错时上课”的办法,将一节40分钟的课分为两小节,由两位老师轮番给A、B班同学授课。既不缩减课时也有效解决了一班变两班,老师顾不过来的问题。
随着下课铃声响起,早上紧张的学习告一段落。要吃午饭了,学校实行错峰用餐,五年级同学先行。
排队、洗手、消毒、用餐后,蔡婷娣和同学们返回教室,准备午休。
也许是等了太久的缘故,同学们都很珍惜重回课堂的机会,不愿耽误学习时间,纷纷拿出课本,开始认真地阅读、写作业。
下午上课前,老师让同学们换上备用的新口罩,将废弃的旧口罩丢在班级门口的专用垃圾桶。蔡婷娣和同学们严格按照老师要求,小心翼翼地完成了新旧口罩的“交接仪式”。
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。
对于复学第一天的孩子们来说,往常漫长的在校时间今天却过得飞快,伴着放学铃声,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,有序走出校门。
蔡婷娣背着书包,回头看了看熟悉又陌生的校园,转身朝家的方向跑去。她知道,之前错过的学习时光,需跑步才能追得上。